一个灿烂的笑容在德宗脸上绽放开来,许久不舍得凋谢。
在这个世界上,有两种人最喜欢被人哄:一种是孩子,还有一种就是领导。孩子的年龄越小,领导的级别越高,对此的依赖程度越大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像皇帝这么高级别的领导,当然更应该获得跟小孩一样的待遇:需要人们对他们进行“拇指教育”。尤其是当他们感觉自己很辛苦才做对一件事的时候,更需要人们用有形和无形的糖果奖励他们。
李泌很清楚这一点,所以他并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。
接到朝廷的诏书时,卢杞傻眼了。
他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。虽然从地图上看,卢杞向长安又靠近了一步,但他的官位却莫名其妙地往下掉了一级。
这意味着什么呢?
卢杞比谁都清楚,这不是德宗的无心之失,而是借此向他传达另一个信息——对不起,你已经没有机会回朝了。
卢杞知道,德宗已经迫于舆论的压力抛弃了他,永远地抛弃了他!
意识到这一点后,卢杞万念俱灰。
没多久,抑郁和绝望的卢杞就在澧州别驾任上一命呜呼了。
贞元元年的春天,李怀光的处境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窘迫和艰难。三月下旬,河中大将吕鸣岳秘密与马燧联络,准备率部投诚。不料事情泄露,李怀光旋即屠杀了吕鸣岳全家。虽然吕鸣岳的行动没有成功,但此事对原已四分五裂的河中人心显然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。
不久,马燧进军宝鼎(今山西万荣县西),在陶城(今山西永济市西北)一带击败李怀光军,斩首万余级。四月中旬,马燧与浑瑊在长春宫会师,再次大破李怀光军。河中诸将眼看官军连战皆捷、兵势强盛,遂纷纷归降。
李怀光知道自己大势已去,但为了再撑一些时日,便向部众诈称:自己愿意归降朝廷,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准备进贡的财帛。
李怀光采用的这个“拖”字诀,表面上看不过是在苟延残喘,实际上他的用意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,德宗朝廷的日子也不见得比他好过多少。
虽然朝廷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,但是日渐庞大的军费开支早已让帝国财政不堪重负,再加上自去年以来大范围的旱灾蝗灾,更是让帝国财政雪上加霜。所以,德宗朝廷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财力继续进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,其实还是个未知数。
职是之故,李怀光就有理由跟朝廷穷耗。多耗一天,朝廷的财政就多一分压力,等到无力承受了,就有可能主动赦免李怀光。
而李怀光等的就是朝廷对他的赦免。
可想而知,如果是李怀光主动投降,那他的地盘和兵权就会被朝廷彻底剥夺,顶多只能得到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,到头来还是逃脱不了温水煮青蛙的命运。可如果是朝廷主动赦免李怀光,那情形就完全不同了。朝廷不仅不能剥夺他的兵权,而且为了安抚他,还要把马燧等人打下的地盘还给他。到那时候,李怀光就仍然是个拥兵一方的封疆大吏。
所以,尽管此时的李怀光已经日暮途穷,可他并没有完全绝望。
他相信——最终妥协的人很可能不是他,而是德宗李适。
正如李怀光所预料的那样,到了这一年六月,帝国财政就再次拉响了警报。负责向军队提供粮饷的财政官员们纷纷请求德宗赦免李怀光,因为国库马上就要见底了!
时任凤翔节度使的李晟得知情况后,立刻上疏德宗,提出了五条不可赦免李怀光的理由,并主动要求“发兵二万,自备资粮,独讨怀光”。七月初一,马燧也从前线赶回朝中,向德宗奏称:“李怀光的悖逆之罪,较之其他叛乱者更为严重,倘若赦免,将无以令天下。请朝廷再拨一个月的粮食,臣定为陛下讨平李怀光。”
一个月的粮食?
朝廷再穷,这一个月的粮食总还拿得出来吧?
德宗咬了咬牙,同意了马燧的要求。
就在德宗朝廷勒紧裤腰带,准备对李怀光发起最后一击的当口,又一场近在咫尺的兵变爆发了。
七月初,陕虢(治所陕州,今河南三门峡市)都知兵马使达奚抱晖鸩杀节度使张劝,夺取了兵权,并要求朝廷授予他节度使旌节。
同时,达奚抱晖还暗中联络李怀光的麾下骁将达奚小俊,请其率部进入陕州协防。
德宗得到消息,差点瘫软在地。
此时此刻,无论哪个地方叛乱都不会给德宗造成这么大的打击。
因为,陕州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理位置。
首先,陕州、长安、河中三个地方,大致处于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上,陕州在东,长安在西,河中在北。也就是说,一旦达奚抱晖与李怀光联手,那不仅意味着朝廷征讨李怀光的战争将功亏一篑,而且这两支叛乱力量必将形成掎角之势,对长安构成严重威胁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恩公,带我回家 铁血雄兵川军团:巴蜀争雄 一寸河山一寸血05:历史不死 血腥的盛唐2: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六年舔狗重生,品味渣男人生 一寸河山一寸血01:长城以北 一寸河山一寸血03:落日孤城 (韩娱同人)手掌心的流星(允在) 重新找回工作中的动力和激情:羚羊为什么奔跑 朝圣的心路 血腥的盛唐5:盛极而衰,安史之乱 铁血雄兵川军团:强人本色 历史的真面目 血腥的盛唐4:走向开元盛世 铁血雄兵川军团:刀光如雪 血腥的盛唐3:武则天夺权 一寸河山一寸血04:万里烽烟 一寸河山一寸血02:华北风云 寻找黑诊所 血腥的盛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