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酉阳杂俎》中,另一则关于盗墓的故事如下:
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,近世有人开之,下入三丈,石函中得一鹅,鹅回转翅以拨石。复下入一丈,便有青气上腾,望之如陶烟,飞鸟过之辄堕死,遂不敢入。
贝丘县在今天的山东淄博市淄川区,唐时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。这里是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故都,境地多齐国国君及贵族墓穴。其中,齐景公墓在淄川区九顶山上。在唐朝时,有人曾开其墓,顺着墓穴的甬道,入墓穴三丈深,于石函中发现一只活鹅,该鹅扇动翅膀,四下石块皆落,响彻地宫。盗墓者又深入一丈,发现有青气升腾,望之如烧陶时的烟雾,直冲上空,空中经过飞鸟,闻之都中毒而坠落,盗墓者惊恐不已,再不敢深入。
墓穴中有毒气,是入墓后最常见的现象之一。关于毒气来源,众说纷纭。有人认为,是墓主灵魂不散,以毒气诅咒毙杀盗墓者;有人认为,是墓主在建造陵墓时设置的机关,专防备盗墓贼,比如为了保存尸体不使之腐烂以及毒杀盗墓者,而大量应用水银,使水银这种极易挥发的剧毒物在墓中形成一个毒气层。《括地志》记载,齐桓公的墓内就大量使用了水银:“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,亦名鼎足山,一名牛首堈,一所二坟。晋永嘉末,人发之,初得版,次得水银池,有气不得入,经数日,乃牵犬入中,得金蚕数十薄,珠襦﹑玉匣﹑缯彩﹑军器不可胜数……”《史记》则如下记载秦始皇陵:“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……”还有人认为,墓中的毒气是一种伴随墓穴特殊环境而生的天然瘴气,因为古代帝王生前为求长生,多服丹药,有的更是直接死于丹药(如唐朝宪宗以后的多个皇帝)。而丹药的成分多是有害的矿物,聚集在体内,慢慢挥发,自然使墓穴里充满毒气。
本则故事,墓主为齐景公,他是春秋时代齐国国君,在位58年,好打猎,风格奢侈,但由于能以小个子晏婴为宰相,国家倒也太平无事。除齐景公等齐国君主的墓穴外,贝丘境内还有苏秦、庞涓、蒲松龄等名人墓地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人间之剑 南北朝那些事儿:刘裕拓跋珪卷 恶魔的饱食·续集 苍狼(上) 血腥的盛唐7:大结局·盛唐结局是地狱 恶魔的饱食·第三集 神算大小姐 南北朝那些事儿2:南北争霸卷 我和替身渣攻恋爱后,白月光回来了 亦云回忆 赝品 南北朝那些事儿3:乱世枭雄卷 秦崩:从秦始皇到刘邦 龙傲天今天不开心[穿书] 苍狼(下) 福特帝国 南北朝那些事儿:大结局 七零: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今天你告白了吗? 我是职业推销员